種地也能評職稱了,這是近年來部分地區農民生活中的一件新鮮事。盤活農民職稱評定效應,助推鄉村振興!
農民評職稱,打破了在一線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不能評職稱的慣例。現在,從事糧食生產、果蔬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和農村電商等領域,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民可以通過評審獲得職稱了,這是職業農民生涯中的一件大喜事。土生土長的“田秀才”,可以像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一樣,獲得專業方面的認可了。
農業生產是一個廣闊的領域,不僅需要高精尖的高端人才,也需要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種養殖能手。在農業生產一線的農民,雖然大多沒有高學歷,也沒有發表過論文,但是實踐能力很強,一些專家解決不了的田間問題,他們卻可以解決。很多人懂技術、會經營,種植上千畝的土地,養殖上萬頭的豬牛。通過評職稱,把這一部分人挖掘出來,是社會對職業農民專業技術水平的肯定,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榮譽感和生產積極性。
具有較強專業技能的農民,是生產經營能手,收入較高,往往能夠帶動周邊農民,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農民評上職稱,為他們發放一定的補助,是對他們的鼓勵。但是,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農民評職稱,不能一評了之。獲取職稱的農民,評上職稱不是最終目的,運用他們的技術,多打糧食,多養畜禽,多出效益,才能盤活農民評職稱的效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向農業強國邁進,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鄉村振興,既要引導城市人才下鄉,也要培養利用好本土人才。獲取職稱的這部分農民,是農業生產實踐中土生土長的人才,他們長期生活在農村,熟悉本地情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專業水平,如果在給予他們一次性補助外,在貸款擔保、項目合作、產品推介等方面也給予一定傾斜,鼓勵條件適宜者擴大生產規模,興辦實體企業,將會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技術優勢,在生產經營上獲得更大的效益,還能夠帶動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激活了當地經濟。
獲取職稱的農民可以納入鄉村人才庫,進行專門管理。在給予他們優惠政策的同時,引導他們為社會承擔更多的義務,鼓勵他們授課培訓,為有需求的農戶提供技術幫扶,引導其他農民增產增收。同時,定期組織獲取職稱的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及時更新知識,跟上時代步伐。
鄉村振興,需要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創新創業帶頭人。農民評職稱,是農民生活中的一件新事,相關地區要充分釋放農民評職稱的連鎖效應,帶動更多農民掌握生產經營真本事,激活農村經濟發展池水,助推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標簽: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xwzx/1268.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