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有關負責同志就《通知》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6年以來,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完成了27個職稱系列的改革任務,構建了新的職稱框架體系,充分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我們通過調研、座談等形式梳理情況、分析問題,研究起草了《通知》初稿,廣泛征求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我們對《通知》稿進一步修改完善,于近期印發實施。
問:《通知》起草過程中主要有哪些考慮?
答:在起草過程中主要把握四個方面: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活力。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根據中央最新要求,針對職稱制度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針對改革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出臺一個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文件。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鞏固中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成果,延續好的經驗做法,總結各地創新實踐,以破“四唯”、立“新標”為突破口,不斷優化評審標準,建立多維度職稱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破除“四唯”傾向,破解職稱評審中“一刀切”、簡單化等問題。
四是堅持放管服相結合。繼續有序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向用人單位授予更多的職稱評審自主權,充分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進一步優化職稱評審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暢通申報渠道,優化工作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和證明材料,嚴肅處理職稱評審中的違紀違規問題。
問:《通知》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通知》共9條,主要從調整職稱評審專業、完善職稱評審標準、創新職稱評審機制、優化職稱評審服務等四個方面提出改革舉措。
一是關于“立”的方面。動態調整職稱評審專業,探索將新職業納入職稱評審范圍,支持各地設立特色評審專業??茖W制定評審標準,建立體現職業道德、專業能力、技術水平、學術影響力等多維度的職稱評價指標體系。
二是關于“破”的方面。合理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要求,衛生、中小學教師、工程、藝術等職稱系列不將論文作為評審的核心指標,不得設立論文數量硬性要求,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減少學歷、獎項等限制性條件,不具備規定學歷要求但業績顯著的可由專家推薦破格申報。不得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論文期刊層次、頭銜、稱號等作為職稱評審的限制性要求。
三是關于“評”的方面。完善業內同行評價機制,發揮學術共同體在同行評價中的作用。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解決重大技術難題等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主體,在基層推廣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支持科學中心、創新高地采取靈活的職稱評聘機制。
四是關于優化服務方面。繼續簡化職稱評審工作流程,減少職稱申報材料,加強職稱信息化建設,推廣電子證書,實現全國職稱評審結果可查詢驗證。深入開展清理“四唯”專項行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存在“四唯”做法的及時約談整改。
問:貫徹落實《通知》有什么要求?
答:持續推動職稱評審破“四唯”、立“新標”是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認識,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調查研究,出實招見真招,對存在的“四唯”問題立行立改。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搞好政策解讀,講好人才成長故事,樹立正確評價導向。要加強職稱工作隊伍的理論學習和培訓指導,大力培養一批人才評價方面的行家里手,為不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供人才支撐。
標簽: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xwzx/1458.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