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人社局分別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委、市文化旅游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市司法局、市檔案局、上海社科院,聯合印發新聞、出版、高等學校教師、自然科學研究、圖書資料、會計、統計、審計、公共法律服務、檔案、社會科學研究等11個職稱系列評審辦法。至此,上海已累計出臺25個職稱系列改革辦法,完成本市全系列職稱評審標準修訂的改革任務。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職稱制度作為科學評價、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揮棒”,是激發廣大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杠桿。上海這次職稱制度改革,改了什么?
破除“唯學歷資歷”“唯論文”“唯獎項”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本輪改革“破四唯”與“立新標”并舉,人才評價體系將以創新價值、能力、業績為導向。在破除“唯學歷、資歷”方面,本輪改革在職稱全部系列都為有真才實學、業績突出的人才設置了“綠色通道”,可通過同行專家推薦突破學歷、資歷規定進行申報;對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國際領先重大原創性成果,或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并取得突破的青年科技人才,還可不受原職稱等級、學歷、任職資歷等條件限制,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
在破除“唯論文”方面,合理設置論文評價權重。例如,在文物博物、圖書資料、新聞等實踐性強的職稱系列,逐步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代表性新聞作品、決策咨詢報告、展覽展示活動方案均可作為評價依據。
在破除“唯獎項”方面,不把獎項作為申報的限制性條件,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業獎項可作為加分項,推行代表作制度,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實際解決的工程技術難題等情況均可作為職稱申報的重要內容。
根據不同行業、專業、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規律,上海分類制定新的評價標準,徹底改變職稱評審標準“一刀切”的問題。例如,高校教師按照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科研為主型、社會服務型等制定不同標準;檔案系列分為“工匠型”和“學術型”兩類分別設置評價要素。
為特殊人才設立特殊評價機制
建立職稱評審“直通車”。聚焦重點產業“高精尖缺”科技創新人才,對上海企事業單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科技人才、業績貢獻突出的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可比照同類人員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約500人通過“直通車”取得高級職稱,其中海外回國人才約占20%,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經濟管理等重點領域。
優化“綠色通道”。業績突出、成果顯著的優秀中青年人才,可突破學歷、任職資歷要求,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設立職業貫通“立交橋”。暢通本市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同時,為具有絕招、絕技、絕活,并長期堅守在生產服務一線專業崗位的高技能人才設立直接申報的通道。
探索特殊人才評價“舉薦制”。“以才薦才”,探索頂尖技術團隊專業技術水平評價與現行職稱評審相銜接,由戰略科學家、高峰人才、關鍵技術攻關團隊負責人推薦其核心團隊中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的成員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拓寬人才發展通道,自由職業者納入評審范圍
縱向突破職稱層級設置。此前,中小學教師、工程、經濟、會計、統計、審計、工藝美術等13個系列未設置正高級職稱。本輪改革將以上系列全部設置到正高級。橫向拓展職稱覆蓋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設立新評審專業。五年來,先后增設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21個新專業。
打破戶籍、身份、檔案等制約,進一步暢通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自由職業者申報渠道。重點優化非公領域人才職稱評審,例如,將網絡文學、藝術、工藝美術、文物博物、翻譯等自由職業者納入評審范圍。
標簽: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xwzx/2568.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