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一位音樂教師朋友交流中,她說到的一個現象引起了筆者注意:在教研活動中,教研員安排教研任務,剛入編的新人教師和已經取得較高職稱的老教師,最容易出現不積極的情緒。“有的小老師甚至會直接告訴教研員:老師,我當音樂老師就想上好課,其他不想爭取,也不想參加。”
已經取得高職稱的教師容易失去積極性,這一現象并不稀奇。人到中年,功成名就,剩下時間追求歲月靜好,靜待退休,是一部分老教師的想法。雖然不免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譴責之聲,但這樣的教師和現象一直存在。
新入編的教師即“躺平”,倒是這幾年出現的新現象。畢竟一直以來,新教師一直給人積極進取的印象,且不論是否人人都有成為名師的追求,至少職稱是要努力的,畢竟這是教師安身立命的本錢。職稱無所謂、榮譽不追求,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這樣的趨勢是什么時候出現在新教師隊伍中并逐漸成為一種現象的呢?
近年來,我國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報考師范專業、考取教師資格證和參加教師編制考試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對于音樂表演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的孩子們來說,“當老師”一直是畢業生的一條好出路。尤其是疫情時代,追求穩定、捧上“鐵飯碗”更成為音樂畢業生的優先選擇。在剛剛結束的暑期招聘中,北方一個二線城市行政區招考教師的考試中,三百多個名額吸引了近兩萬人報名競爭,每一位能入編的新教師,不僅是過五關斬六將,更是百里挑一選出來的尖子。“現在能考上教師編制的孩子,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說課考察的應變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可為什么這么出色的孩子,入了編就只想躺平了呢?”一位音樂學科的老教師不解地問。
由于音樂學科過去長期處于“小三門”的學科地位,很多音樂教師在學校里不受重視、地位不高,甚至工作待遇和語數英老師都有所區別。這導致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音樂教師隊伍中有部分老師日漸失去工作積極性。再加上很多家長將音樂教師的工作視為女孩子選擇工作時的“優差”——事兒少空閑多,很多人成為音樂老師后也自動給自己灌輸了這樣的觀念。
隨著國家對美育日益重視,藝術類課程、藝術類活動數量逐年增加,音樂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變得比以前要重要。同時隨著網絡的興起、學習材料的豐富,一批善于接受教學新理念、學習前沿藝術教育內容的新音樂教師在這個學科中脫穎而出,甚至成為教師隊伍中的出色人才,慢慢改變著過去人們對于“音樂教師是閑職”的錯誤認知。一批音樂名師、學科帶頭人的成長,也帶動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尤其是80后教師,已經成為目前音樂教學崗位的中堅力量。
出生時物質條件更為富足,在更為寬松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輕人,對于工作、生活有更為自主的認識。愈加自我的追求也使得他們不再像前輩一樣將工作視為人生的全部或非常重要的部分,加之經濟、科技、疫情、國際形勢等各種因素影響下社會呈現出的不穩定性,讓不少年輕人產生了一種迷茫甚至悲觀的情緒,即目前最為流行的“喪”情緒,這些不可避免影響著新一代教師在工作中的態度和情緒。
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依然保持高熱情的音樂教師告訴筆者,無論是評上職稱后開始停下的老教師,還是目前受“喪”情緒影響而躺平的新教師,她從內心都可以理解,但也覺得這樣的老師雖然存在,不會是大多數。“老教師評上職稱,沒有了思想負擔,其實可以更好放開手腳開展工作。新教師血氣方剛,正是做事情的好時候,不想做很大的事情,那就從熱愛本職工作開始,就非常好。”這位老師表示,既然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就快樂工作,硬著頭皮、天天熬時間,其實也是一種熬人的狀態。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是具備一身專業本領的教師,把專業技能投入工作中,哪怕帶著孩子唱唱跳跳,也是展示自己能力的過程。人一旦開始認真投入,不用別人催促,自己都會有很大進步。哪怕只是帶著孩子排練一首合唱作品,唱出味道、唱出水準,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了一樣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身為老師的幸福感。
美育進中考、“雙減”政策頒布及2022年藝術課程新課標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再次肯定藝術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這對于藝術教師尤其是音樂教師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大有可為的天地。
教師編制,是老師的鐵飯碗;教師職稱,是老師專業資質和教學能力的有利證明,但這些不應該成為保護傘或躺平的砝碼。躺平只能是一時,不會是一世。太陽照常升起的每一天,無論選擇什么職業,從中找到嶄新的希望和動力,才不枉這新的一天。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xwzx/864.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