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推進科創中心建設,根據《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6號)及《上海市職稱評審管理辦法》(滬人社規〔2021〕30號)等文件精神,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同意,現就2022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類高級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評審機構
上海市工程系列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高評委”),負責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類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評審工作。高評委下設四個學科組,包含專業領域如下:
(一)生物與醫藥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胚胎工程、新藥創新、計劃生育、古生物和植物生物學、生物與醫藥、制藥工程、生物制藥、化學制藥、中藥制藥、醫療器械。
(二)化工與材料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能源化工、海洋化工、石油化工、食品與發酵工程、環境保護與工程、材料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新材料、化工與材料。
(三)機械與自動化
電子自動化、光機電一體化、光學、機械與自動化設計、工程機械、動力機械、輕紡機械、醫療儀器與設備、汽車、模具、機械與自動化、機電設備。
(四)電子與信息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技術、計算機軟件開發及應用、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系統集成、網絡工程、通信技術、儀表電器、信息安全、電子與信息技術。
二、申報范圍
(一)在本市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受聘工程師職務(崗位),擬聘任高級工程師職務(崗位);或受聘高級工程師職務(崗位),擬聘任正高級工程師職務(崗位),至申報截止當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并符合本通知規定條件的人員:
1.具有本市戶籍。
2.持有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
3.近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
(二)下列情況者不在申報范圍內:
1.已辦理退休手續或當年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國家規定辦理延長退休手續的除外)。
2.對于上一年度參加本市高級職稱評審未通過的人員,除在申報當年取得以下情況外,不予受理:
(1)獨立撰寫并公開出版專著。
(2)取得省部級及以上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的主要貢獻者(具有個人證書)。
(3)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省部級及以上重點攻關項目或產學研項目,或者作為項目負責人通過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A級認定的項目,須提交立項及項目完成等相關證明材料。
三、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
(二)崗位條件
至申報截止當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在本評委會申報職稱:
1.經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公室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從事高新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應用、產業化的專業技術人員。
2.經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公室認定的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中,從事高新技術項目(成果)研究、開發、生產、應用、產業化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學歷、資歷要求
1.基本要求
高級工程師:
(1)具有理工類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受聘工程師職務滿2年。
(2)具有理工類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受聘工程師職務滿5年。
(3)具有理工類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取得工程師職稱并受聘工程師職務滿5年。
(4)對于先評聘工程師職務,后取得相關專業在職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在取得在職學歷后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一年方可按在職學歷計算資歷年限。
正高級工程師:
具有理工類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并受聘高級工程師職務滿5年。
2.任職資歷自按規定受聘工程師或高級工程師職務起算,任職資歷計算到2022年12月31日。受聘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職務,需提交單位出具的聘任文件,或提供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印制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可到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便民服務→表格下載→人事人才下載)。
3.對從高技能崗位轉到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按滬人社專〔2021〕312號文件規定執行。
4.非就業狀態、在行政管理或工勤等崗位工作的經歷不能作為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在計算時,因專業技術崗位變動、待崗待聘、長病假、參加全日制教育等不在本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時間需相應扣除。
(四)專業能力要求
高級工程師:
受聘工程師職務以來,具備以下能力:
(1)系統掌握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豐富科技成果轉化經驗,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實踐中取得重要成果。
(2)從事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期間業績突出,能夠獨立主持和主要參與重大、重要項目,組織實施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并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在指導、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技術人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統籌帶領研發、轉化團隊開展項目實踐。
正高級工程師:
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并受聘高級工程師職務以來,具備以下能力:
(1)具有全面系統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專業理論水平,具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的創新能力,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踐中形成了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模式和做法。
(2)長期從事技術創新、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工作,成效顯著,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重大任務項目,組織實施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在指導、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技術人才方面發揮突出作用,統籌帶領研發、轉化團隊開展項目實踐。
以上專業能力成果均需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
(五)學術成果要求
高級工程師:
受聘工程師職務以來,取得以下學術成果之一:
1.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與本人所從事專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業論文二篇及以上,其中一篇在省部級及以上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
2. 作為主要作者撰寫并正式出版與本人所從事專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專著(不含編著、教材)一本及以上,其中本人撰寫的字數不少于4萬字。
3.獨立撰寫與本人參與項目或產品研發密切相關的論文二篇及以上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申報人作為該項目團隊關鍵技術人員參與成果轉化項目或產品研發,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提供該項目相關證明材料)。
(2)申報人作為前三位發明人獲得發明專利授權,且該專利在實際應用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提供該專利相關證明材料)。
4.獨立撰寫由本人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生產項目或工程設計項目的技術工作總結二篇及以上,在總結中須闡明項目水平及本人在項目中解決的技術難題及作用和貢獻,由2名同行正高級職稱專家(在職)評議具有較高學術技術水平,并提交《項目技術總結專家評閱表》(附件2)。
正高級工程師:
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并受聘高級工程師職務以來,取得以下學術成果之一:
1.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與本人所從事專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業論文三篇及以上,其中二篇在省部級及以上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
2.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并正式出版與本人所從事專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專著(不含編著、教材)二本及以上,其中本人撰寫的字數不少于10萬字。
3.獨立撰寫由本人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生產項目或工程設計項目的技術工作總結三篇及以上,總結須簡要闡明項目水平,重點說明申報人的專業理論水平、專業技術能力、在項目中的作用貢獻以及解決的技術難點與難題,由2名同行正高級職稱專家(在職)評議具有突出學術技術水平,并提交《項目技術總結專家評閱表》(附件2)。
提交論文、專著要求:
(1)全日制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發表的論文及學位論文,在職學習的學歷、學位論文不能作為職稱申報論文。
(2)申報人提交多篇論文,須明確一篇作為“主送論文”,每篇字數不少于3000字,共同作者不超過三人(含申報人)。若以外文發表的論文作為主送的需提交全文翻譯,不作為主送的可翻譯概要。
(3)公開發表論文需提供以下內容的彩色掃描件:刊登的論文內容,期刊封面和期刊目錄頁(報紙上發表的專業學術文章、行業內部刊物發表的論文和網絡刊物發表的論文參照執行);專著僅需上傳封面、目錄及封底掃描件。
(4)職稱申報論文材料經查實存在學術造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制”,不予進入評審程序。
(5)未發表論文請提交申報當月查重報告。
提交個人項目技術總結要求:
(1)提交的個人項目技術總結字數一般3000字以上。除提交《項目技術總結專家評閱表》(附件2)外,還需提交經單位審核蓋章的項目技術總結掃描件以及該技術總結當月查重報告。
(2)評議專家實行回避制,與申報人有親屬關系或利益關系的專家評閱意見無效。
(3)項目(工程)設計說明書、產品說明書,可行性研究、立項申請、結題報告以及項目技術報告、測試報告,產品標準,專利申請報告等不可作為申報的項目技術總結。
(六)擇優推薦(正高級工程師)
本市正高級工程師實行總量調控,推薦人選原則上控制在高級工程師總數的10%[包括原高級工程師(教授級)]。對科技型企業,經行業主管部門推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可提高到12%。另外,兩院院士、省部級及以上高層次專家可不占本單位或本系統正高級職數。
申報正高級工程師,需在8月20日前完成系統評議推薦工作,由行業主管部門、企業集團或區人社局組織不少于3名專家組成評議小組進行評議。評議通過后,填寫《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人員考核推薦表》(附件3)的“系統考核推薦小組意見”及“系統意見”,經評議小組組長簽字,行業主管部門、企業集團或區人社局蓋章后進行網上申報。
(七)繼續教育要求
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文件要求,需完成公需、專業課程的學習。考慮到受疫情影響,今年部分學時不足的,允許“先參評后補訓”。
高級工程師:
1.公需科目:需累計完成90學時(其中必修課不少于45學時,2017年后學時可計入)。公需科目培訓課程安排和報名事宜,請登錄“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查詢《2022年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培訓實施計劃》。
2.專業科目:
申報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需累計完成專業科目繼續教育60學時。具體報名事宜,請查詢“上海市工業和信息化人才繼續教育”網站。
申報生物與醫藥專業,需累計完成專業科目繼續教育120學時,其中,選修課60學時,必修課60學時。具體報名事宜,請查詢“上海醫藥職工大學網站——醫藥之大”。
正高級工程師:
1.公需科目:需完成其中2門及以上公需科目培訓(創新知識基礎、項目管理基礎、人工智能及應用、數據分析基礎、數字化技術基礎等)。
2.專業科目:需完成1個及以上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項目培訓(高級研修班、急需緊缺培訓班等)。
公需科目和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項目培訓具體報名事宜請查詢“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網站。
(八)其他事項
1.對于不具備規定學歷、資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如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經單位推薦,并經相關程序審核后,可破格申報。
2.對于海外留學高層次人才、業績突出的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經單位推薦,并經相關程序審核后,可破格申報。
3.對于在疫苗與新藥、臨床診療技術、智能防控、新材料與防疫用品等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研發與應用中做出重要貢獻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予以傾斜支持。
4.為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申報人所在單位須對本單位申報人職稱申報情況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
四、申報評審程序
2022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高級職稱實行網上申報。
1.用手機“隨申辦市民云”APP進行注冊用戶信息。
2.登錄上海市職稱服務系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共服務平臺—網上辦事——職稱申報)進行網上申報。
3.評委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對有異議的材料退回修改,請申報人密切關注系統信息。
4.申報材料審核通過后,評委會分配受理號,申報人根據《2022年度送審材料目錄》(附件1)要求遞交書面材料。
5.評委會組織召開評審會議,對申報人進行面試。申報人須在規定的時間參加面試,無故缺席視為放棄申報。面試內容不局限于論文,凡申報材料中涉及的內容均在面試范圍內。根據防疫工作要求,今年可采取線上面試形式,具體安排由評委會通知。
6.評審會議結束后,評委會及時將評審結果上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并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官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印發電子證書。
五、網上申報注意事項
1.“基本信息”欄:除必填項外,其他欄目也應填寫完整,若空缺,評審時將視此項為“無”。
2.“學習經歷”欄:從高中開始填起,若高中證書遺失,可在附件上傳遺失說明。
3.“工作業績”欄:在文本框內填寫,如超過字數限制,可在附件欄上傳電子文檔。
4.“項目情況”欄:填寫的項目需在附件欄上傳項目證明,一般是項目立項報告、驗收報告、獲獎證書等佐證材料。項目論證結論填寫時應與驗收報告結論相一致,并提供相應證明材料,不得隨意填寫“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等主觀結論。
5.“專利、課題”欄:填寫的專利須是已授權的專利并上傳授權證書,處于受理或公示階段的專利都不作為評審依據,若填寫一律退回。
6.“論文、專著”欄:每篇論文或項目技術總結上傳一個附件,論文附件包括期刊封面、目錄及內容,外語論文還需附上中文翻譯,項目技術總結附件包括單位蓋章的項目技術總結內容、專家評閱表、專家職稱證書和查重報告。
7.“附件資料”欄:上傳職稱資格證書、繼續教育學時證明、獲獎證書等其他評委會要求上傳的材料以及無明確上傳欄的材料。
六、申報材料要求
1.申報材料實行個人承諾制,如發現弄虛作假,實行“一票否決”。
2.申報材料須經所在單位核實并加蓋公章。
3.申報書面材料時需審核學歷、技術資格、聘任、獲獎、專利等證書原件,核實后即交還本人。
七、申報時間、地點
1.申報時間安排
(1)自評審通知發布之日起接受電話咨詢。
(2)網上申報時間:2022年7月18日至8月31日,8月31日前申報人須在“隨申辦市民云”注冊并在“上海市職稱申報系統”中成功提交申報材料,逾時無法申報。對于因申報人材料不全、經評委會駁回未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修改的,評委會辦公室不再審核受理。
(3)書面材料遞送時間:2022年10月17日至2022年10月31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00,下午1:30-4:30)。
2.書面材料申報地點:
(1)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上海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地址:靜安區華盛路76-82號(恒盛大廈)6樓政策服務部
(2)為方便專業技術人員書面材料提交,申報人還可在下載打印該高評委受理憑證后,將書面材料(含原件)提交市、區人才服務中心職稱材料受理服務窗口(附件4),由受理服務窗口審核后代為報送。
八、評審費用
申報評審費用:900元人民幣(高級工程師)、1200元(正高級工程師)。付費確認后不再辦理退款。
本文鏈接:http://www.ydjiaoyu.cn/zcps/zgjzc/507.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